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扫一扫微信关注我们
赣鄱大地,文脉绵长。白鹿洞书院的朗朗书声、滕王阁的千古绝唱,共同铸就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的书页翻至今日,在全民阅读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整合出版机构、公共图书馆和实体书店的资源与优势,构建更高效的阅读推广生态?
2025年7月30日,一期以“探寻赣鄱书香脉络,共筑江西阅读新篇”为主题的阅读推广研学营给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答案,50余位来自社区、公益组织、学校等多家单位的社会各界人士共赴南昌,通过主题分享、案例研讨等形式,与会者共同探索了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关于阅读的思考、经验的碰撞,也已在每个人心中埋下了新的种子,为阅读推广工作注入新活力。
1
探索出版与阅读推广的融合之道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阅读推广事业部副总经理黄瑾女士以“出版资源对接与阅读推广合作模式探讨”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出版社可提供的活动资源、数字资源和公益资源。她特别强调,要通过精准的分销政策和服务支持,让优质出版资源能够有效触达各类阅读推广主体。黄瑾女士分享的场景化联动、资源置换、数字资源对接等内容引发了在场嘉宾的热烈讨论,她也强调出版与阅读推广并非孤立存在,同时她也希望更多人共同参与阅读推广,进一步打通出版机构与阅读推广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真正实现“好书有人读,读者有好书”的良性循环。
2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实践
江西省图书馆少儿服务部主任肖美兰女士以“‘悦’润童心,爱筑未来”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江西省图书馆近年来在阅读服务方面的业务创新与实践经验。少儿阅读推广是全民阅读的重要一环,肖美兰女士的分享中既有创新阅读活动案例的展示,又有对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引领作用的深刻思考。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再是冰冷的馆藏,而是能亲身参与的动态体验;当 “一日图书管理员”,既能体验职业日常,又能投身公益实践;“城市客厅唤醒计划”更让图书馆变身创新服务与空间赋能的活力平台……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大家看到了阅读推广可以如此生动有趣,也让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与使命更加清晰。
3
实战案例与转型思考
丁勇先生
福建省鸟巢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丁勇先生与大家复盘了自己的公益转型,他如何从城中村公益图书馆的经营,转而着手搭建全国性的议题网络,同时,他也分享了对整个公益图书馆与阅读领域发展的思考。同时,他还探索着从农村社会工作到城中村社会工作的关联、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本地化的发展。他用阅读为孩子们点亮一盏不灭的灯,给予他们最温暖的守护与陪伴,带着他们朝着梦想的方向自由奔驰。
青蘅老师
易语书香阅读品牌创始人青蘅老师以“创意活动与破圈思维”为主题分享了她的阅读推广经验,她认为创意活动可以作为阅读推广的引擎,以破圈思维作为阅读推广的翅膀。青蘅老师分享的生动的案例让大家看到阅读是如何活起来、趣起来,并用跨界合作启发大家走出“传统读者”和“文化圈”,倡导把教室阅读和室外阅读相结合,从书上走到实践。
熊发顺老师
资深阅读推广人熊发顺老师以“筑造劳作栖居”为主题分享阅读如何走专业的道路,他认为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的生命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阅读时期,要形成自动化的阅读习惯,在教育的信仰下进行阅读,打破常规创造新事物的阅读理念,用阅读点亮生命。
云从龙先生
青苑书店运营负责人云从龙先生以“从书商到城市文化地标”分享了关于实体书店的30年转型与运营密码带来了《从书商到城市文化地标:实体书店 30 年转型与运营密码》。云先生坦言,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实体书店已经从单纯的图书销售场所转型成为复合型文化空间。他分享了青苑书店通过会员社群运营以及主题文化活动策划等业态融合的创新实践,成功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的经验。
本次阅读推广研学营由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南昌国仁公益服务中心、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主办,福建省鸟巢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特别支持。本期研学营不仅搭建了一个跨界交流的平台,更提炼出了可复用的阅读推广方法,这些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为江西阅读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本地化行动方案。每一个生动的案例背后,都是无数阅读推广人默默的付出与探索。
江西的公益阅读推广之路从未停歇,我们相信,每一次的交流与分享,都会让阅读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让文字的力量照亮更多角落,让阅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让书香在赣鄱大地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