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扫一扫微信关注我们
她们,从不同的地方出发,
驶过蜿蜒的山路,穿过安静的村落,
走进一间间阳光洒落的教室。
只为把“安全”的种子,轻轻放进孩子心里......
大家好,我们是南青基金安全素养课堂项目的志愿者讲师。在过去的1000多天里,我们的车轮碾过2万余公里的乡间小路,推开过数百间乡村教室的门,只为“儿童安全”这一课。我们想和你分享几个故事,关于孩子们,也关于我们自己的改变。

志愿者讲师 赖老师
“姐姐,我哥哥他…”
那个女孩和我之间的秘密
在一堂女童保护课上,一个女孩小声告诉我,她的哥哥经常故意触摸她的隐私部位,而爷爷只觉得她在“乱说”。我的心揪紧了。在妥善处理并持续跟进后,我看着她从沉默不安,到后来变得开朗阳光,最后随母亲去往新的城市生活。
还有一个女孩,因为过早来月经被男生嘲笑,在课堂上崩溃哭泣。我告诉她和全班同学:“这是我们正常的成长,一点也不丢人。”
这些经历让我深知,我们的课堂,有时是孩子唯一能说出秘密的地方。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他们信任的耳朵和勇敢的后盾。



志愿者讲师 陈老师
从紧张到从容,我被一棵树摇动了。
2022年8月18日,去往安义县罗丰小学的路上,我把教案翻了一遍又一遍。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睛,比主持任何大型活动都紧张。
但当我站上讲台,看到他们因游戏而欢笑,因知识而专注时,所有的焦虑都化为了力量。课程结束后,班主任李老师私下找到我,询问如何能成为一名安全课堂讲师。她说:“这样的课,太有必要了。”
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我从一棵忐忑的小树,开始有机会去摇动更多的树。三年,430节课,超一万名学生……我将继续走下去,以一棵树的姿态,去遇见、去唤醒下一片等待的树林。


志愿者讲师 蔡老师
“老师,你画得不对,青春期的男生会长喉结!”
当我站在新建区石埠中心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请孩子们画出青春期的变化时,我预想了各种冷场和害羞。但结果,我低估了他们的真诚与勇敢。孩子们不仅画了,还争先恐后地到黑板上补充细节,认真地纠正我的“不专业”。
下课铃响,我被孩子们团团围住,那句“蔡老师,你以后还会来吗?”像一股暖流撞击我的心。那一刻我明白了,他们渴望的不仅是新知识,更是一扇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我的每一次到来,都是在为他们推开这扇窗。



志愿者讲师 小鱼老师
“我是小鱼老师”,这不只是一个名字
车子驶进社坑小学操场的时候,一群孩子像小鸟一样扑过来。他们晒得黑红的小脸仰着,眼睛亮晶晶地问:“你是小鱼老师吗?”
我笑笑说:“你认识小鱼老师吗?我就是小鱼老师。”

很多孩子没见过我,却都知道“小鱼老师”会来。我知道,他们期待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带来爱与守护的符号。我的使命,就是让这个符号变得真实、温暖。除了上课,我更想做的,是看见那些真正需要被看见的孩子。
小张同学就是其中一个。父亲和弟弟不幸溺水离世,母亲改嫁远去,她和八十岁的奶奶相依为命。那天回家后,我一刻也没停——联系志愿者、申请助学项目、为她争取“希望小书桌”……
一周后,我们把书桌、台灯和文具搬进她昏暗的小屋。她一直很腼腆,那天却轻轻抱了抱我。她小心地抚摸着桌面,把书一本本摆好,像对待一个珍贵的梦。


回学校的路上,她一直牵着我的手,直到下车。那一刻我明白,“小鱼老师”对她来说,不再只是一个称呼。它是一张书桌,是一盏灯,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大人。
“小鱼老师”从来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所有愿意蹲下来、点亮一盏灯的人。
我们,都是小鱼老师。
而每一次回应,都是为了告诉孩子:
你被看见了,你值得被爱。
我们走过最远的山路,去过只有4个学生的课堂。有人问,这样值得吗?
我们想用行动回答:只要多让一个孩子学会说“不”,多一个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多一个孩子因为我们的到来而露出笑容,那么一切,都值得。
这条路,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因为每一次出发,都可能点亮一个童年。如果你也愿意,请和我们一起,让更多的“少年一课”,抵达需要的角落。

青少年安全素养课程
志愿者讲师招募